中国青年网

经济

首页 >> 动态新闻 >> 正文

新业态,为这个春天增暖意

发稿时间:2020-04-17 05:54:00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4月3日,江西省新余市界水乡布下村农民在智能温室大棚内管理空心菜新苗。

  赵春亮摄(人民图片)

  1500个站点,5.4万名外卖小哥,日均配送103万单——这是北京外卖电商近两个月的“战绩”。今春,对于很多人来说,难以想象脱离“云端”的生活将会怎样。

  防疫期间,人们虽“宅”在家里,“云上的日子”却格外丰富:电商购物订单“秒光”、空中课堂用户激增、远程办公人气爆棚……在线上消费的带动下,中国经济没有停滞,反而“长”出来各种新兴业态,为特殊时期的中国经济增添了几分暖意。

  

  满足消费需求,力挺逆势增长

  疫情突袭,大数据运营商“数据宝”的总裁汤寒林本已做好“惨淡经营”的准备,因为来自酒店、物流等行业的老客户业务量锐减80%!

  出乎预料,公司一季度的财务报表却很亮眼:销售额不降反增,涨了近三成。

  逆袭归功于一个“调转船头”的决定:利用数据资源和技术优势,搭建流动人员疫情防控大数据管理系统——疫控宝。目前,产品已在江苏、江西、河南等地推广应用。

  “步履维艰但并非无路可走,挑战背后也有‘机’可寻。”公司转危为安,汤寒林很感慨。

  不止大数据产业,主打无接触服务的新零售更是火了一把。

  在江苏泰州苏宁易购西坝口二店,导购员顾文萱从大年初三开始就在微信小程序上直播,最多的时候有上万居民观看互动。最近,企业复工、学生复课,手机和电脑的换新需求明显增加,一场直播下来,顾文萱卖出十几部手机,相当于平时一天的业绩。苏宁每天通过微信小程序进行上千场直播,用户数环比增长近300%,支付订单笔数环比增长超过500%。

  腾讯微信小程序直播产品总监邹涛对记者表示,近两个月间,已有约3万个小程序商家开通了直播功能。

  “无人配送、无人零售、直播零售等新业态能有效降低疫情影响,给释放消费需求提供一个突破口。”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说。

  面对疫情冲击,新业态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线上消费快速攀升。今年1-2月,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盒马鲜生门店线上流量达到去年同期的2.8倍。每日优鲜日交易额约为平时的4倍;

  在线医疗需求暴涨。互联网医疗企业新增1.1万多家,医联平台注册医生数环比增长784%,平台问诊量环比增长159%;

  远程办公应用广泛。逾1800万家企业采用线上远程办公模式,共计超过3亿用户使用远程办公应用;

  在线教育风生水起。用户增长约22%,行业融资总规模同比增长275%……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斯宾塞认为,中国经济之所以经受住疫情考验,主要支撑力就来源于数字新兴产业,“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移动支付系统,零售业多达35.3%的业务都在网上完成,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大幅提升了数字经济生态系统的范围和效率。”

  依托“互联网+”,带活千行百业

  春节前夕,霸蛮米粉创始人张天一打算大干一场,可是,疫情汹汹,险些将他逼入墙角——店面门可罗雀,资金付诸东流,每月近2000万元的支出也快“断炊”。

  好在,急得团团转的张天一得到消息:阿里巴巴推出“0账期”服务,商家只要产生订单,就可申请垫资货款,马上收到现金。

  张天一决定放手一搏,关闭线下门店,将湖南米粉做成半成品在天猫平台销售。让他没料到的是,公司的天猫旗舰店异常火爆,10万元、20万元、60万元……日销售额不断上升。

  “天猫这一家网店,养活了我们60多家门店和500多名员工!”成功转战电商,张天一终于舒出一口气。

  防疫期间,一大批餐饮企业通过电商渠道实现自救。美团外卖数据显示,复工以来,全国重要城市餐饮外卖交易额和订单量大幅增长,全国逾三成商家订单量超过疫情前,餐饮行业借力外卖平台加快复苏。

  凭着特有的技术优势和平台属性,各种新业态正加速渗透千行百业,依托“互联网+”的乘数效应,带活实体经济。

  “你看,我们基地上万亩田地的翻耕情况都在这里。”江西南昌智慧大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邹泰晖打开手机应用“大田物联”,界面上,耕作层深度、有无重复和漏耕一目了然,还可以监测田块的土壤温度、湿度、光照度以及农作物长势等。

  控疫情,保春耕,“智慧农业”加快发展。无人机、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既助农民克服疫情影响,又让农业生产更科学高效。

  传统制造业也纷纷应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新技术,工业互联网进程大大提速,阻击疫情扩散,提升生产效率。

  在大型磷复肥生产骨干企业六国化工,生产控制室里硕大的“工业大脑”屏幕显示着生产线上的实时物料添加等数据。利用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该企业磷酸萃取率提升了1.2%。

  “仅此一项每年可节约6000吨磷矿石资源,增加600万元经济效益,在疫情冲击下也保持了产能和成本优势。”六国化工总经理马健说。

  中国信通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研究部主任李铮表示,工业互联网作为整个制造业体系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成果,在此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激发经济动能,确保行稳致远

  疫情结束后,还会不会用手机软件买菜?

  北京市海淀区居民王女士态度很明确:“以前都是直接去超市买,这段时间发现网上下单真方便,要是不用手机买菜还有些不习惯呢。”

  也有人质疑:防疫期间爆发式涌现的新业态,是昙花一现的应急之计,还是经济发展新的燃点?

  赛迪顾问数字转型研究中心分析师丁逸楠认为,疫情催生大量线上消费需求,培育了新的生活、学习、办公、社交习惯,这给以数字经济为特征的新业态带来机遇。

  试水电商尝到甜头后,张天一也准备“两条腿走路”,“疫情给我们中小商家一条启示,要摒弃过去单纯到店的商业形态,发展线上和到家业务,调整资源投入与线上收入的占比。”

  怎么让新业态行稳致远?一张保障巨网正在逐次拉开。

  来回穿梭的智能AGV小车,不停挥舞手臂的机器人,物料自动识别、自动出库的智能立体仓库……防疫期间订单激增,山东浪潮智能工厂2月初就紧急复工,开足马力生产各类服务器。

  “在这次疫情中,我们切身感受到基于云计算、大数据、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基建’起到了大作用。”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表示。

  中国为各类新业态发展做足了基础准备:截至2月底,全国建设开通5G基站16.4万个,预计年底建成5G基站超过60万个。与此同时,特高压、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也在稳步推进。

  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 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大力支持新零售、在线消费、无接触配送、互联网医疗、线上教育、一站式出行、共享员工、远程办公等新业态,构建新动能主导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放眼神州,各地都在摩拳擦掌,抢抓商机:浙江推出多个文件,倡导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牵引创新发展,力挺网络诊疗、在线办公、在线教育、数字娱乐、数字生活等新业态;安徽出台大力发展新零售的鼓励政策,提出将创新流通模式,支持传统商贸主体电商化、数字化改造升级……

  激发新动能,实现新跃升。这个耕“云”种“数”的春天,中国的新经济业态朝气蓬勃,步伐矫健。

责任编辑:田昕禾
加载更多新闻